灼言|山东把银发经济“玩”出新花样
来源:【闪电新闻】
4月2日,2025山东养老服务消费提振年暨“鲁焕春欣”康养文旅消费季启动仪式在滨州举行。
一场以“银发经济春潮”为序曲的2025山东养老焕新计划,正从这座齐鲁水城的街巷里抽枝散叶。
在活动上,省民政厅推出“适老焕新”居家改造补贴:老人购买清单内产品每件最高补30%;推荐清单包含6大类25种适老产品,各市可因地制宜调整具体目录;省体育局同步发布老年体育活动方案:今年推出44项赛事套餐、预计吸引4.5万人参与,继续深化百万老人打太极活动,计划培训2000名基层骨干并开展下乡教学。
政府送上居家改造补贴,智能马桶、防跌装置省钱又安心;广场舞大妈喜提专业教练,老年健身赛安排得明明白白。海尔智慧床垫测心跳,老年旅游专列躺着看风景,银联刷卡买菜还能返现……
我们不难看到,在山东,从家门口到诗和远方,山东银发族的小日子,越活越带劲儿了。

根据《2024年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山东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已达24.62%。当老龄化社会遇上消费提振年,如何让2500多万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
挑战中蕴含着巨大机遇。
聚焦养老服务,山东在不断推出新举措。从传统的“衣食住行用”等实物消费,到医疗保健、护理康复、文化旅游等服务消费,全面加强老年用品和服务供给。
“银发”大潮在即,在人口老龄化加速的当下,山东正以“政策工具箱”的持续扩容破解养老难题。
从《居家适老化改造补贴实施方案》的精准施策,到银发旅游专列的政策护航,这里,正以制度创新重塑养老服务体系。而今,山东已形成覆盖助行辅具、智能监测等20类产品的补贴清单,以“需求画像+精准补贴”融合发展,在倾心服务老年人的过程中,拓宽“银发经济”新蓝海。根据山东省财政厅公开数据,从2016年到2025年第一季度,省级财政累计安排养老服务专项资金203.7亿元,重点支持城乡社区养老设施建设、机构运营补贴和适老化改造等项目。
好政策一波接一波,政府真金白银砸到养老上——拿补贴改造房子、社区食堂吃饭便宜,这正是百姓所期盼的“养老不发愁”。实打实的福利,让“老有所安”从愿景走向现实,有力激活银发经济新动能。
不久前,山东2025年首趟“齐鲁之星”银发旅游专列Y64次,载着770位平均年龄60岁以上的游客,从烟台站驶出,横跨湘、渝、云、贵、赣五省(市)的春游踏青之旅。
从高铁站台的防滑扶手到旅游专列的紧急呼叫系统,山东正以毫米级精度重构适老化场景。
在千里铁道线上,全列空调卧铺与定制化行程的搭配,既延续了夕发朝至的铁路传统,又注入了“车随人走”的服务创新。硬件升级,创造符合老年人生活节奏的“时间容器”,而硬件适老化改造正催生新型服务场景。比如,青岛养老社区引进的智能跌倒监测系统,能在老人意外倒地时3秒内启动应急响应;济南智慧养老平台整合的“一键叫车”功能,覆盖全市12个区县,合作出租车企业6家……齐鲁大地正以实打实的举措诠释着“硬科技+软服务”的融合之道。
数据显示,2024年,山东全省养老机构满意度从五年前的不足70%,提升至超90%。当“银发专列”上列车乘务员为老人端上低盐营养餐时,服务创新的温度透过瓷碗传递。
近年来,山东文旅部门联合医疗机构开发的“随行健康管家”系统,可实时监测旅客血压、心率等指标,以“旅游+康养”新模式新业态,打造医疗配套服务形成国际对话。服务颗粒度的精细化,折射出老年消费从生存型向发展型的跃迁。
银发经济,正激活发展新动能。直面老龄化,山东将“银发危机”转化为“银发机遇”。养老产业与文旅、医疗、智能制造的跨界融合,催生出智慧康养小镇、老年大学研学游等新业态。日照将推进文旅康养融合发展作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发力点,努力打造“康养之城”金名片;滨州以打造康养示范城市为引领,全面激活“银发经济”;潍坊养老装备产业园作为省级重点产业集群,2024年园区已入驻企业57家,其中规上企业23家,形成百亿级产业集群……银发经济蓬勃发展,为经济转型提供新思路,银色浪潮正转化为山东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动能。
从居家适老化改造到“银发文旅专列”,从政策探索到产业革新,山东作为人口大省,正以暖心举措托举“夕阳事业”。在齐鲁大地,防滑扶手、智能呼叫设备不仅是技术升级,更是对老年生活品质的守护;开往沂蒙山水的康养专列不单是交通工具,而是串联起“医养游学”的晚年幸福专线。当惠民政策、智能科技与精细服务协同发力,这片热土正诠释着“让每位老人都能体面养老”的现代化实践。
文 / 陈一钊 苗瑞祥

本文来自【闪电新闻】,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