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甘肃交通行业布局低空经济:竞逐空中赛道 向天空要发展

时间:

中国甘肃网4月2日讯(西北角·中国甘肃网记者 宋芳科)4月2日,由甘肃省公交建集团、省公路事业发展中心、临洮县交通运输局主办,甘肃新发展投资集团、路衍产业研究院承办的低空经济产业启航暨首期无人机驾驶员培训班开班仪式在太石交旅融合项目洮河如意湾举行,传递了甘肃交通行业布局低空经济,向天空要发展的新动向。

甘肃省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党委委员、副主任、工会主席陈旭升表示,低空经济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无人机技术,在公路养护、应急救援以及物流配送等多个领域,展现出了不可估量的应用价值和巨大的发展潜力。甘肃省公交建集团超前谋划布局低空经济产业,成立无人机驾驶员培训中心,不仅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举措,更为“公路+低空经济”深度融合搭建了创新平台,将为公路事业高质量发展插上智慧的翅膀。甘肃省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将依托全省15.93万公里的公路网络,持续深化与相关企业、科研院所等的合作,在公路智能巡检、数字孪生、应急指挥等领域强化协同创新,着力构建“天上看、地上查、云端管”的立体化监测体系,让无人机成为公路养护的“千里眼”、应急处突的“急先锋”、物流配送的“云端快递员”。

甘肃省公交建集团总工程师祁伟表示,启航的低空经济产业是集团抢抓新质生产力发展风口,培育新兴产业的创新实践,拓展“交通+低空”融合发展的有效途径。甘肃新发展投资集团要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充分发挥技术、人才优势,在低空产业研究上再结硕果,在低空应用场景上再添作为,在低空业务培训上再立新功,为全省交通行业数字化转型树立标杆。

甘肃省航空运动协会秘书长范向阳表示,国家“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大力发展低空经济”,无人机作为低空经济的核心载体,正在交通、物流、环保等领域释放巨大潜能。甘肃地处“一带一路”黄金通道,拥有广阔的空域资源与丰富的应用场景。甘肃交通行业立足交通基建主业,率先布局无人机技术培训是“产教融合、校企协同”的生动实践,更将为甘肃低空经济规范化、产业化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甘肃新发展投资集团作为省公交建集团路衍经济投资建设与管理运营实体企业,坚持把低空经济融入“路衍经济”产业范畴系统谋划,打造“路衍+低空”双向赋能的价值生态圈。在太石服务区建成西北首个高速公路服务区空域示范基地,构建形成了“双运行能力”和“三场景覆盖”的低空经济运营体系,同步完成悬泉置、武威、会宁、肃州等10个服务区无人机起降场坐标测绘。

本次活动标志着甘肃省公交建集团在低空经济领域的正式启航,甘肃新发展投资集团将以此为契机,紧跟市场需求与场景拓展趋势,依托全省交通设施、资源禀赋与产业基础,携手地方、协会积极探索低空经济在交通领域的更多创新性、实用性和经济性应用,培育形成“链条+集群+生态”多维度链群融合体系。

同时,在“洮河如意湾”、悬泉置、锁阳城遗址等交旅融合场景,推出低空飞行体验、无人机灯光秀等“低空+旅游”业态。稳步推进公路巡检、桥梁检测、隧道监测等“低空+巡检”业态在交通领域的规模化和经济性应用。在物流场站、服务区有序开展无人机物资运输与农产品配送等“低空+物流”业态。试点创新“低空+执法”“低空+应急救援”等业态,助力交通执法、应急管理体系的智能化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