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呼和浩特市:文明绿色祭扫,让清明更“清明”

时间:

“水至美则曰清”“日月双悬曰明”

清、明二字叠加在一起

给人的感觉是春和景明、清风吹空

光影四射、温暖晴和

一年一清明,一岁一追思

清明是一个肃穆的日子

祭奠祖先、缅怀先烈

充满了慎终追远的感伤情怀

清明也是万物更新、吐故纳新的时节

蕴含着周而复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智慧

今年,为了方便市民文明祭扫

呼和浩特市开通了青城殡葬小程序

找到“青城云祭祀”

选择相应陵园后创建纪念馆

进行网上祭奠

【互动倡议:文明祭扫我行动】

@ 识别活动二维码,通过书信传情、植树遥祭、清音寄思、云端献花等方式进行网络“云祭扫”,表达对已故亲人的思念。

@ 您也可以将活动截图分享给好友,让更多人参与清明“云祭扫”网络文明传播活动,共倡文明新风。

“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

希望越来越多的市民朋友

选择文明绿色的祭扫方式

在文明和“清明”中传达哀思

也是一种合乎自然、符合城市发展的好风气

前往陵园祭祀的市民朋友

需要注意市四区路况信息防止拥堵

全市交通出行攻略

相关提示看过来

为缓解道路交通压力

方便更多市民乘坐公交出行

市公交公司定于4月4日—4月6日期间

加密途经内蒙古革命烈士陵园、天安堂、慈安园

松鹤园、青川公墓、古林人文纪念园的12条公交线路

缩短发车间隔,根据实际情况适量加车

呼和浩特启动清明祭扫11项便民措施

清明节即将来临,为方便广大市民寄托哀思、缅怀先人,营造平安、文明、祥和的祭扫氛围,呼和浩特市全面启动祭扫服务保障工作,为市民提供11项便民服务措施。

1、延长服务时间。殡葬服务机构将工作时间延长至清明节(4月1~6日),高峰日(4月4~5日)提前开放陵园。

2、增设公共交通专线。大青山脚下陵园外围提供免费公交往返各大公墓或陵园,市内开通往返主要公墓、陵园的公交临时路线,加密班次,覆盖早晚高峰。

3、提供免费便民祭扫车。万松人文纪念园、福寿园提供公交车站至园区短驳车服务。

4、免费使用停车场,并提供车辆引导。

5、开通24小时祭扫服务热线。电话96444,提供祭扫咨询与引导,解答市民关于祭扫流程、服务项目、交通路线等疑问。古园林开通“亲情服务热线”(4362277/4363000),提供咨询等一站式服务。

6、提供网络祭祀服务。开通“青城云祭祀”网络祭祀平台,支持虚拟献花、留言追思等服务。

7、设置便民服务站。提供轮椅、雨具、急救箱等用品。呼和浩特市殡仪馆在馆内设置休息区,配备长椅、饮水机、轮椅等;古林园在园区正门、广场、西门及一桥、二桥共5处重点区域设立便民服务站。

8、免费提供祭扫用品和工具。提供供品用托盘、水桶、抹布等祭扫用品和工具,方便市民祭扫。

9、开设绿色通道。为老、弱、病、残、孕等特殊群体提供优先办理服务。

10、开展鲜花换纸钱活动。提供免费鲜花及祈福卡,引导客户以鲜花代替纸钱祭奠。

11、开展清明祭扫文化活动。开展呼和浩特市第六届“清风寄思念 明礼承佳风”鲜花祭扫公益活动,内容包括缅怀革命烈士、鲜花祭扫、水溶祭扫、祈愿树活动、时空信箱、祈福香囊制作等,分别在青城公园(4月2~6日),满都海公园、小草公园、大召广场、团结公园(4月4~6日)进行。古园林开展“纸鸢寄情”主题活动,以清明知识问答、“风筝思念卡”书写为主要活动形式,结合清明放风筝传统,供家属书写寄语,寄托哀思。福寿园布置传统习俗体验区:风筝、投壶、面塑、套圈活动体验。


以更加绿色文明的形式怀祖追远

使清明节真正“清明”起来


丨来源:青橙融媒编辑整合(部分资料来源于呼和浩特市交警支队、呼和浩特公交、文明一号等)

丨编辑:魏颖

丨校读:张婧玉

丨审核:王伊蕾 舒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