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面锦旗见证 一场生命守护
转自:南京晨报
医院供图
“真没想到,在家里也能享受专业护理!”近日,南京市建邺区双闸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通过“互联网+护理”上门服务,成功治疗一名归国大面积创伤患者,获赠“医术精湛品德优 服务热情如亲人”锦旗。而这面锦旗背后,是一场生命的守护。
伤患跨国求助,护理上门解困
2025年初,王某在海外遭遇严重车祸,全身十余处创伤,因异国他乡就医不便未及时处理,导致多部位溃烂感染。归国后,患者伤口剧痛、行动受限,传统就医需担架转运、多次搬动,不仅费用高昂,很可能造成二次伤害。
“看着孩子伤口化脓,我整夜睡不着觉。”患者母亲回忆道。正当家属一筹莫展之际,双闸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动伸出援手,在了解患者情况后,依托“互联网+护理”服务平台,选派专业伤口护理护士组成护理团队。团队成员通过详细询问患者病情,仔细查看伤口,制定了一套个性化的清创换药方案。
首次上门时,患者的创面渗着黄绿色脓液,纱布与溃烂皮肤粘连成板结的“盔甲”。护士只能用生理盐水层层浸润粘连处,用镊子一点点清除表面的脓性分泌物和坏死组织。为了减少患者痛感,每一步操作都要精准细致。这一过程持续了整整2个小时,汗水湿透了护士的衣衫。
此后护理团队每次上门,都会根据伤口的愈合情况,灵活调整治疗方案。随着时间的推移,王某的伤口开始逐渐愈合,疼痛也大大减轻,当第4次换药揭开纱布时,粉红色的新生肉芽映入眼帘。患者从最初的行动受限,到后来能慢慢起身活动,每一点进步都让王某和家人欣喜不已。
分级诊疗,让健康守护零距离
“这不是简单的上门服务,而是分级诊疗的深度实践。”中心主任刘锡军告诉记者,中心通过“互联网+护理”服务体系,以“线上申请+线下响应”模式精准对接特殊群体健康需求。以线上下单打破医疗空间壁垒,为出院患者及失能、高龄等行动不便人群提供26项居家护理服务,涵盖基础护理、专科护理、中医护理、母婴护理等项目,真正实现“专业护理进家门”。
“该模式实现社区医院与家庭的无缝衔接,使行动不便的患者居家即可获得专业医疗资源。”刘锡军透露,自服务启动以来,中心平台累计接单超700例,用移动护理箱将专业的护理技术送入百姓客厅。真正贯通优质医疗资源惠及民生的“最后一公里”。
接过患者的锦旗,刘锡军感慨地说,一面锦旗,丈量着医患真情的温度;一项服务,彰显着医疗服务的深度。当“互联网+护理”遇上南丁格尔精神,这场“家门口的医疗服务”正为更多有医疗需求的群体点亮生命之光。
通讯员 陈贻 南京晨报/爱南京记者 戚在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