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发文五招“对付”飘絮,飘絮高峰期将安排专人24小时联动治理
春天,阳光和煦,万物复苏,树木抽出嫩芽,花儿香气四溢,正是出门游玩踏青的好时候,可是让不少人困扰的“毛毛”也来了,怎么办?近日,济南市园林和林业绿化局、济南市城市管理局、济南市气象局三部门联合印发《2025年济南市飘絮治理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济南将从“引、防、建、换、治”五方面入手,对飘絮进行治理。

这些“毛毛”从何而来?它们其实是雌株杨柳树种子的白色绒毛。春季杨柳的雌花序授粉后,会孕育出一个个嫩绿的小蒴果。随着这些小蒴果逐渐成熟,它们会慢慢裂开,露出里面白色的絮状绒毛,这些绒毛携带着种子“破壳”而出。在微风的吹拂下,这些轻盈的绒毛带着种子飘向远方,这便形成了“杨柳飞絮”现象。它是杨树和柳树正常的生理过程,也是它们繁衍后代、延续生命的一种独特方式。
据统计,济南主城区及城区外围飘絮重点区域内9.1万株杨树(雌株)、3.2万株柳树(雌株)、12.3万株悬铃木,其中主城区(G35济广高速公路济南段、G3京台高速公路济南段、G2001绕城高速公路南线、G2京沪高速公路济南段绕城高速以内范围)3.5万株杨树(雌株)、1.7万株柳树(雌株)。每年一到4月,随着气温升高,这些“毛毛”也活跃起来,漫天飞舞,变成不少市民的烦恼。
据悉,杨柳、悬铃木不同品种飘絮时期也不同。毛白杨飞絮集中在3月末至4月中旬;柳絮集中在4月上旬至5月上旬;小叶杨絮在4月中旬至下旬;欧美杨絮在4月中下旬至5月下旬;悬铃木飞絮一般集中在5月至7月。
今年济南将怎样治理这些飘絮?简单来说,就是“引、防、建、换、治”五字诀。根据《方案》,济南将以主城区为重点,将城区外围飘絮重点区域同步纳入治理范围,编制《济南市杨柳飘絮综合防控技术规程(试行)》,长清区、章丘区、济阳区、莱芜区、钢城区、平阴县、商河县、南部山区及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参照执行。
济南将在各区县(功能区)合理设置监测专员,实现主城区范围及城区外围飘絮重点区域飘絮监测全覆盖。济南市园林和林业绿化局将同步对主城区140余处絮源分布区域进行跟踪监测,并掌握城区外围飘絮重点区域飘絮发生进展情况,为各区县精准治理提供科学指导。
值得一提的是,《方案》还提出将注重长期规划与近期效果结合、生态优先与环境宜人并重的基础上,严控杨柳(雌株)、悬铃木等飘絮树种比例,调整优化现有绿化结构,源头减少飘絮产生。凡新建绿化工程,严把设计、施工、监理关,从树种使用上防控飘絮。设计原则以配置无飘絮树种为主,慎重选用杨柳树、悬铃木;滨水绿地、泉水特色标志区、城区外围防护林及生态隔离带等确需栽植杨柳的,宜选用雄株,悬铃木宜选用少球无叶毛新品种;施工过程要严格监理,建立杨柳、悬铃木树木档案。
此外,还将重点针对市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居住区、背街小巷、单位庭院、河道、山体公园等范围内的飘絮树木,按照先急后缓原则分批次进行树种更新,结合轨道交通建设、市政道路改造、雨污分流项目、道路绿化景观提升、老旧小区改造提升、街角公园建设等工程项目,对工程项目范围内的枯死、病弱等老化杨柳树、悬铃木进行逐步更新,换用无飘絮树种。
而“对付”现有的飘絮,济南将通过监测预报、合理修剪、树冠喷淋、洒水抑制、及时清扫等多种措施,坚持联防联控联治,针对奥体中心、山东大厦、南郊宾馆、大明湖周边等主城区范围内20大片区32个重点路段(区域),在飘絮高峰期加强治理力度,安排专人联合养护单位、物业公司等开展24小时联动治理。同时,组建飘絮治理“联治机动队”,对城区外围飘絮重点区域5.6万株杨树(雌株)、1.5万株柳树(雌株)开展联动治理,最大限度控制飘絮入城。
杨柳虽然飘絮,但不可否认的是它们是济南优良的乡土树种。杨柳生长快、适应性强、繁殖容易,在早期,它们在城市绿化做出了贡献。而且济南“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家家泉水,户户垂杨”的美景也少不了它们的身影。有业内人曾说,就像每个人都有优缺点一样,每个树种也有优缺点。治絮需要时间,也需要理性看待。
记者:杨璐 编辑:刘雨 校对:高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