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全天候网格化巡查 高密度多频率宣传

时间:

“严禁携带火种火源进山入林,禁止燃放烟花爆竹……”连日来,在沁县11个乡镇辖区各村,从清晨开始,伴随着村委会广播和巡逻车上喇叭反复播放的森林防火提示,护林员们每天都带着巡查工具,穿梭在山间林下、田间地头等进行森林防火巡查,仔细排查林地安全隐患,查看各自管辖范围的森林防火情况。

近期大风天气增多,森林火险等级持续偏高。为筑牢森林“防火墙”,沁县各部门、各乡镇(村)高度重视森林防火工作,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县林业局组建督查组重点对全县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的组织领导、责任落实、野外火源防控、应急战备等情况进行督查。县森林消防大队严格执行靠前驻防,对杨安乡、故县镇、漳源镇、牛寺乡、册村镇5个重点林区乡镇各驻一个班的兵力,按照“无火巡查,有火扑火”的原则进行巡查、宣传,其余森林消防队员对全县重点林区、火情高发地段进行不间断巡查,确保24小时战备状态,一旦有火情发生,迅速出动,切实做到“打早、打小、打了”。各乡镇半专业队伍全部到岗到位,保持高度警戒状态,严阵以待。同时,聘用159名管护员对13个管护站的40.32万亩国家公益林实行网格化管护,进行全天候、网格化巡查。

进入防火期以来,全县11个乡镇218个行政村共悬挂条幅700条、彩旗1.5万面,张贴2000余份《沁县人民政府防火禁令》,发放1万余份防火宣传单页,大力开展森林草原防火宣传活动。县森林消防大队还深入重点林区集市、林区周边农户,宣传发放《森林防火告知书》6000余份。同时,县森林消防大队还深入学校开展森林草原防火安全专题教育课。

沁县充分利用乡村“大喇叭”,筑起流动防火墙,坚持每天进行广播宣传野外用火危害。各级防火工作人员、生产劳动人员佩戴红袖章,形成流动防火墙。在林区入山口、林区通道两侧、林区村庄等火情多发重点地段和区域,增设防火彩旗、宣传标语,加派防火巡逻车和护林人员,高密度、多频率宣传森林防火知识和注意事项,增强全民防火意识。

县林业局与气象局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定期召开森林防火会议,实时交换气象数据、森林资源监测数据等信息,为及时准确研判林业风险提供支撑。全县21个远程视频监控处都安排专人负责看守,第一时间上报信息和处置及调度;对12个瞭望台实行全天候瞭望,特别是在高温、大风天气、中午等重点时段和高火险期确保瞭望塔24小时有专人值守瞭望,基本实现林区火灾防控全覆盖。县森林消防大队还在郭村镇开村紫山组织开展了森林草原防灭火演练,切实提升了森林消防队伍扑火作战的专业水平和快速反应及协同作战能力。同时,该县持续推进长治市草原高火险区建设项目实施,在定昌镇长胜村新建森林消防大队营房3600平方米,安装建设森林防火远程视频监控10套、瞭望塔3座。

森林防灭火工作人人有责,任何时候都不能麻痹大意,任何环节都不能掉以轻心。沁县将咬定青山不放松,共树安全用火意识,严守森林防灭火准则,共同筑起牢不可破“防火墙”,让沁县青山常在。(郭学红)

(责编:张文卫、郝亚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