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城玄马镇:立足产业优势 打造绿色田园小镇


春忙图景
玄马镇是庆城县优势特色产业发展重点片区,区位优势明显,产业发展壮大,乡村宜居宜业。
4月春风拂面来,柔远河穿境而过,滋养着肥沃的川区,整齐排列的种植大棚里,洋溢着春的喜悦。一株春苗绽绿吐翠,白黄瓜、西甜瓜抢“鲜”上市,小菌菇撑起“致富伞”,绘就一幅春日“丰”景图。
眼下正值瓜菜育苗黄金期,走进玄马镇孔桥村现代高效农业产业园,庆城县天元育苗合作社的春季苗已经陆续上市,辣椒苗和西瓜苗销售正旺。在占地5000平方米的智能温控棚里,近百个移动育苗床上,密密麻麻地排满了数十个品种的菜苗。棚内控温、增湿、补光、浇水等自动化配套设施齐全,一年育三茬,年育苗量150万株左右,可满足全县及周边县、区种植户的需求。
合作社负责人王小宁告诉记者,与往年相比,今年培育的新品种菜苗,如普罗旺斯西红柿、紫甘蓝、秋葵、黑玉米等销量也很好,种植户勇于“尝鲜”的意愿越来越强,对新品种的认可度越来越高。

庆城县天元育苗合作社育苗大棚。庆阳融媒记者 闫慧摄
玄马镇通过整合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项目资金与示范村建设资金,撬动社会资本参与,建成现代高效农业产业园。目前园内建有高标准日光温室40栋,种植草莓、葡萄、甜瓜、黄瓜、西红柿等设施瓜菜,推动特色优势产业提质增效。
孔桥村村民贾喜粉是当地的种植大户,今年她承包了8个拱棚、5个设施大棚种植蔬菜和瓜果。现在,草莓采摘已接近尾声,白黄瓜接茬上市。绿叶掩映下,“白胖胖”的黄瓜挂满藤蔓,长势十分喜人。
“设施大棚一年倒两茬,草莓效益最好,每棚能收入2—3万元,还有夏秋季的西瓜和露地菜,每年能收入10万元以上。”贾喜粉和丈夫原本在产业园草莓基地务工,掌握技术后承包大棚自己打拼。一路走来,夫妻俩靠着勤劳的双手和扎实的技术,从贫困户变身技术带头人,走出新时代农人的致富路。

玄马镇孔桥村致富带头人贾喜粉。庆阳融媒记者 闫慧摄
依托川区水源充足、交通便利的优势,玄马镇积极引进新品种、推广种植新技术、高效整合新资源,全力打造“一带五区”发展格局,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推动农业产业多元化、规模化、现代化发展。
在贾桥村村民田菊梅家的大棚里,黄绿相间的“博洋9号”甜瓜已开始采摘,抢占市场先机。“这个瓜的特点是皮薄肉厚,吃起来又脆又甜,采取错峰种植之后上市早些,这几天来采摘的人很多,价格是每斤30元。”田菊梅说,今年的小目标是2个棚收入6万元,明年准备扩大规模、持续增收。

“博洋9号”甜瓜成熟上市。庆阳融媒记者 闫慧
近年来,玄马镇坚持“绿色田园 魅力玄马”发展目标和产业兴旺发展理念,大力推进设施瓜菜、露地瓜菜、设施瓜菜“三菜”齐抓。“目前,全镇已有设施大棚500余座,示范带动周边1000余户群众种植甜瓜、黄瓜、辣椒等各类瓜菜1万余亩。同时,通过土地流转、吸纳劳务等方式增加群众收入,预计每亩可增加群众收入2000余元。”玄马镇副镇长麻瀚明说。
2024年,庆阳市启动实施全市农文旅融合百千万工程,提出“以农促旅、以旅兴农、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农文旅深度融合”的发展思路。玄马镇立足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打造设施瓜菜种植、休闲采摘、民俗体验与生态景观融合的大田园格局。
以现代高效农业产业园为采摘基地,游客一年四季都可以采摘到新鲜果蔬,体验收获乐趣;推出共享农场模式,引导游客参加农事体验活动,感受田园生活的乐趣与魅力;鼓励农户建办农家乐、特色民宿,带动群众就地、就近就业,多渠道增加收入,提升乡村旅游体验。
玄马镇以产业优势带动农文旅融合发展,打响乡村旅游品牌,助推乡村全面振兴。

|编 辑:刘亚妮
|责 编:刘兴存
|监 制:常毅博
|总监制:王来林
点击下方,安装“新庆城”,关注我们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