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筑牢景区的森林“防火墙”?这些地方以科技助力
随着气温快速回升、大风天气增多,全国多地当前正处于森林草原防灭火的关键期。春季也是出游高峰,如何筑牢景区的森林“防火墙”,去福建武夷山和广西桂林看一看。
福建武夷山国家公园森林覆盖率超96%,也是“奇秀甲东南”的5A级景区,眼下正迎来踏青赏春的各地游客。记者在武夷山国家公园智慧管理中心看到,通过遍布景区的高清摄像头,可以调取景区任意区域的实时画面。在游客集中的区域,还安装了16台热成像探头。

福建武夷山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党政办副主任 隆鑫:假如有游客吸烟的话,会变成了一个热点,会变明显显示,我们会通知工作人员及时的劝阻游客。

大屏幕上,不仅能显示所有巡护员的信息和实时位置,一键呼叫视频通话,他们的巡护轨迹和历史记录也一览无余。一旦发布高风险森林火险预警,不仅景区工作人员会加密巡查,驻守在武夷山的森林消防也会进入景区,靠前驻防,通过森林灭火器具与游客互动,宣传森林防灭火知识。

在广西桂林的龙脊梯田核心景区,传统村寨大都是木质吊脚楼,楼挨着楼,寨连着林,大量民居开发成民宿,整个景区防火压力倍增。为确保防火安全,核心景区的新建民宿,外部保留传统吊脚楼样式,内部以混凝土为主,无人居住的老旧木屋一律断电。消防栓通到家家户户,微型消防站也成为民宿必备。在每月入户巡查基础上,村委会每天还会通过无人机空中巡视,确保火灾隐患及时发现。

广西龙脊大寨村党支部书记 余琼通:我们村里面有80名应急消防员,还有20名护林员,天气干燥的时候,老百姓在山里面炼山的时候,无人机会马上监控到,并且打电话告诉巡查人员户主,马上去制止。

在千年侗寨桂林龙胜广南村,面对外地慕名而来的游客,当地村民把森林防火口诀编成山歌,融进多耶舞。
每天入夜,流传至今的“打更人”会走街串巷,以敲锣打更喊寨的方式提醒大家用火安全,一旦发现火警举全村之力帮忙灭火。通过多种宣传,当地民众和游客一道,携手共筑景区森林“防火墙”。
铁塔变身护林员 卫星实时监控火点
除了景区,大片森林还是集中在交通不便、山路难行的深山里。如何在广袤的山林中快速发现火情?福建通过铁塔和卫星实时监控火点。
傍晚18时32分,福建南平市应急指挥部突然传出一阵警报声,现场大屏显示,南平市光泽县鸾凤乡一村民正在地里点火烧除杂草。当时当地正处于森林火险橙色预警中,村民的烧杂行为随时可能引燃周边山林。工作人员迅速将相关信息反馈给当地村干部。村干部通过现场画面快速辨认出烧杂的村民,直接打电话制止。现场实时画面显示,12分钟后的18时44分,这一地块的明火已被村民及时扑灭。

这一火点的发现,就得益于安装在铁塔上的高空瞭望摄像头。这种摄像头可以最大覆盖周边3公里半径范围,并具备温度异常与烟雾火情的AI智能识别功能。可以快速识别火点并自动报警。

福建省南平市应急管理局局长 廖祖辉:它是24小时不间断工作的,没有死角没有盲区。能通过抓怕,为后续执法、破案提供影像证据,非常实用。

目前福建全省已有2853路这样的高空摄像头,让在林区穿行的电网铁塔,变身成登高望远的森林防火哨兵。未来福建还将补充约1000路高空摄像头,实现重点林区全覆盖。与此同时,福建通过搭建森林防灭火预警监测系统,将国家平台每日发布的各地卫星监测火点,快速精准定位到省内的镇村和山头,大幅降低人工核查成本。

福建省应急管理厅防火处处长 潘振旺:每个乡镇都有一支半专业队伍,他们装备有一定数量的以水灭火装备,周边乡镇马上就会增援,小火用重兵,我们就灭的早,灭的快。
据介绍,随着新技术新装备投入使用,福建省森林火灾逐年减少。近两年火灾起数已降到年均个位数,且无重大以上森林火灾发生。
自动换电 悬崖灭火 无人机防灭火展身手
在森林防灭火中,无人机用于扑灭人员难以抵达的悬崖山火等,多款无人机正在助力森林火灾早发现,快处置。
在福建宁化县应急管理局楼顶,一个2米见方的智能机箱颇为显眼。随着工作人员远程一键启动,机箱盖缓缓开启,无人机随即升空,奔赴指定区域进行巡检。无人机拍摄的画面,也实时显示在远程指挥平台上。
很快,通过搭载的红外相机,无人机监测到一处田边的火点。当地当天发布了森林火险橙色预警,该火点属于违规烧除杂草。很快,自动生成的火点精确坐标,通过应急指挥系统快速下发到属地乡镇。当地快速组织灭火队员前往现场,将明火扑灭。整个过程都被无人机捕捉,并呈现在指挥平台上。无人机电池续航的焦虑,也被其搭载的智能机箱解决。

福建省宁化县森林防火应急协调中心主任 罗文辉:这套无人机单次能飞40分钟,能自动换电,当没电的时候能回到我们的机舱,由机器自动换电池,实现不间断巡飞。

2024年,福建省应急管理厅选定宁化县作为无人机空地一体化体系建设试点县,部署20座无人机自动巡飞机库,覆盖了全县95%的区域。相较于人工巡山,无人机耗时短、覆盖广,还能及时捕捉异常,采集处理数据,巡护效率提升了20倍。

在广西河池市宜州区,一款改装的重型无人机也成为森林灭火利器。依托40公斤的载重,无人机不仅能帮助灭火队员投送装备,还具备横向喷洒、垂直喷洒、精准抛投灭火弹的以水灭火功能。

广西河池市宜州区综合应急救援队副队长 覃穆恒:由于广西河池地区的森林火灾多发于山区陡峭地带,无人机进行改装,主要功能是抛投、吊运、洒水等功能,对山火、悬崖火扑救发挥了重要作用。

近年来,广西构建起“空天地”一体化的监测预警体系。广西森林火灾起数从2018年的574起下降至2024年的15起,下降了97%。
责任编辑:巩丽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