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声音激活文化“DNA”——中华经典诵读大会(第三季)全国启动仪式侧记
央广网高碑店4月25日消息 春日的燕赵大地,草木葳蕤、山川竞绿。从历史深处走来的督亢古城,一派生机。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4月22日,在“中华经典诵读大会”(第三季)全国启动仪式上,《大学》《蜀道难》《少年中国说》等经典名篇轮番上场,一字一句或悠然淡泊,或悲壮激越,或慷慨激昂,声声响彻全场,瞬间激活了观众内心深处的文化“DNA”。来自多个领域的嘉宾齐聚一堂,以经典为桨,以声音为帆,用古韵新声演绎中华经典,点燃文脉赓续与经典诵读的热潮。
以声为帆 激活中华文化“DNA”

李幼斌诵读《谁是最可爱的人》
本季全国启动仪式走进千年古城河北高碑店,活动在高碑店一中礼堂盛大启幕。站在舞台上,成功塑造电视剧《亮剑》中“李云龙”一角的著名演员李幼斌带来《谁是最可爱的人》。“娓娓道来的诵读方式,好像朋友面对面倾诉一样亲切自然。”坐在第四排的高碑店一中学生修文函离舞台很近,她发现李幼斌读着读着,眼角竟泛起了泪花,这一刻,她发现经典作品是有温度、有感情的,有朋友的温暖关怀,也有对志愿军战士英勇无畏精神的致敬。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50名高碑店市小学生与资深领读嘉宾陆洋、闻齐、肖玉、苏扬带来跨世代合诵,将《少年中国说》演绎成震撼人心的时代宣言,慷慨激昂、抑扬顿挫的音浪一波又一波席卷全场。上一秒巍峨壮观的长城与背景里的苍翠青山交相辉映,下一秒在光影映照下黄河“几字弯”景片化作笔直耸立的峭壁悬崖……投影与道具的巧妙结合,让观众仿佛在九州上空驰骋遨游。当他们诵读出“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时,观众席爆发出阵阵掌声。

资深领读嘉宾陆洋、肖玉、闻齐、苏扬与高碑店市小学生群诵《少年中国说》
“梁启超先生如果能看到今日的中国,一定会很欢喜!神舟二十号逐梦苍穹,DeepSeek横空出世,日新月异的中国速度让世界为之瞩目。”走下舞台,参与演出的学生魏鹏皓仍是心潮澎湃。而同台演出的李佳润则悄悄红了眼眶,“祖国百年巨变让我从心底感到自豪和骄傲!”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巨幕上水墨风格文字和氤氲烟雾交错,在空灵悠扬的古筝声中,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播音指导闻齐登场,她以醇厚的嗓音将人们拉回波澜壮阔的先秦时期,历史的厚重感扑面而来。
声音艺术如何为传统文化注入新的生命力?“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舞台上,“太乙真人”配音演员张珈铭带领团队成员,用四川方言创新演绎了李白的名篇《蜀道难》。一声声蜀地腔调的吟诵声响起,刹那间将全场观众带入千年前险峻的巴蜀古道,李白踏歌而行、仗剑游历的傲然身影恍在眼前,击中了观众的心扉。

张珈铭在中华经典诵读大会(第三季)全国启动仪式上诵读《蜀道难》
“诵读《蜀道难》这首诗,我先让自己理解李白当时写这首诗的背景,只有把自己带入角色,揣摩他写《蜀道难》时的心路历程和情绪的状态,自己先理通了、相信了,才能用我的表达方式让听众共情。”张珈铭认为,声音是文化传承的“活密码”,声音艺术的本质是“渡船”,要载着观众抵达经典内核,而非“孤芳自赏”。
启动仪式上,无论是孩子们清澈的童声、还是艺术家们醇厚的嗓音,仿佛都为诗篇赋予了生命,诗文中的万千气象跃然耳畔,赢得了现场观众阵阵掌声和情感共鸣,呈现出一场激荡心灵的视听盛宴。
以声为匙 解码督亢古城千年文化密码
活动现场,高碑店一中礼堂外,印有“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等诗句的条幅迎风招展,学子们抬起头,轻轻诵读起来。
而在礼堂内,“这是一幅浓缩了三千个春秋岁月的历史长卷,画面正中,一幅方方正正的督亢图,铺陈在赵之北燕之南……”舞台追光下,中国第一代电视人陈铎银发如雪,以醇厚嗓音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主持人林溪带来合诵《潮起督亢》,为诵读舞台注入跨越时代的文化张力。

朗诵艺术家陈铎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主持人林溪合诵《潮起督亢》
督亢古城的人文故事,藏着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答案。高碑店市在春秋战国时期,为燕国督亢地,古为燕、赵分界处,因曾立有“燕南赵北”四字高碑而得名。在这里,樊於期舍生取义、荆轲刺秦王的故事代代相传,将燕赵之士的舍生取义刻入民族精神基因;郦道元一生足迹遍及半个北部中国,只为写就一部《水经注》,在华夏历史长卷上矗立起一座探求真理的精神丰碑。
在新时代,坚毅顽强的督亢儿女再谱文化新篇。2023年,面对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高碑店市武警官兵、党员干部和志愿者们挺身而出,用血肉之躯筑起了守护家园的钢铁长城。启动仪式上,高碑店市诵读者们将情景诗朗诵《抗洪精神永放光芒》搬上舞台,动情演绎了感人至深的抗洪壮歌。

高碑店市诵读者情景诗朗诵《抗洪精神永放光芒》
荧幕上闪过“23·7”抗洪实拍影像画面,滔天浊浪吞噬田野,汹涌洪水漫过屋檐,就在这危急时刻,一个个逆行身影筑起人墙。诵读者们用饱含深情的声音,将那段惊心动魄的抗洪岁月娓娓道来。诗行与影像的共振,为观众打开了记忆的闸门,现场不少观众开始擦拭眼角的泪花。
“我仿佛一下子就回到了2023年,大家风雨同舟、日夜奋战在抗洪一线的场景历历在目,我们与洪水搏斗,与时间赛跑,眼睛都熬红了。”高碑店市民辛茹说,抗洪壮歌以诗朗诵的形式再现当时场景,成为铭刻在高碑店人心中的一道精神印记。
声波荡漾间,千年的督亢史诗与新时代的抗洪壮歌完成了隔空对话。此刻,声如钥,城如书。当经典诵读成为解码文化的密钥,我们蓦然发现:这座城市最深沉的文化密码,始终是那融入血脉的担当精神——从燕赵义士到抗洪英雄,变的只是岁月,不变的是这片土地上永远挺立的脊梁。

高碑店市非遗走秀
在时间的长河中,督亢儿女将文化发扬光大,剪纸正是其中一个代表。伴随着悠扬的音乐,身着非遗剪纸服装的模特有序登场,为观众带来一场古韵与新潮交融、传统与现代共鸣的非遗剪纸服装秀。一件件独具特色的非遗剪纸服饰吸睛力十足,让现场观众赞叹不绝。
“我们市剪纸艺术历史悠久,没想到非遗剪纸竟然能穿上身,‘潮范儿’十足!”一位现场观众为节目创意点赞。
以声为媒 开启文化寻根之旅
“参加诵读大会,我仿佛穿越了时空,遨游在历史经典的长河之中,与古人进行了一场跨越千年的心灵对话。”河北传媒学院学生吴佳宜感慨道。
“诵读经典,让我知道从何处来,也明白向何处去。参加诵读大会如同一场‘文化寻根之旅’,在祖先留给我们的五千年灿烂文明里,我找到了文化自信的根脉。”厦门大学嘉庚学院学生冯鑫宇十分喜欢“方言+朗诵”的创新形式,“四川方言和‘谪仙人’骨子里的洒脱适配度很高,很有代入感,令人耳目一新!”

第三季启动仪式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著名主持人海霞、沙晨主持
不少高碑店市民点赞启动仪式形式新颖,沉浸感十足,学生们更是通过诵读,感受到传承千载的文字力量,被博大精深的经典文化魅力所折服。
“诵读让流传千载的文字‘跃’出纸面,原来经典诗文这么有意思!”高碑店一中学生贾璐沉浸在精彩诵读之中,回味无穷。“以前我们读课本上的古诗文,因为年代久远,中间好像隔着一层纱,但是在现场观看诵读节目,古诗文好像从书本中‘活’过来一样,一字一句、一平一仄、一扬一抑间,拥有了温度和直抵人心的生命力,拉近了我与经典的距离。”
“通过参加诵读大会,我发现诵读是打开传统文化大门的一把钥匙,被诗词文赋中蕴含的人生美学、诗意智慧、家国情怀‘圈粉’。作为一名大学生,我有责任将中华经典传承下去。”大学生余林悦说。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主持人苏扬独诵《嘲王历阳不肯饮酒》
“中华优秀经典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朗诵艺术家陈铎说。
声声吟诵,熔古铸今。无论是现场观看还是线上直播,一个个观众在诵读声中与传统文化撞了个满怀,升腾起血脉为经、文化作纬的共同情感。当经典诵读遇上千年文脉,这场文化盛宴不仅传递着经典的魅力,更激发了国人的文化自信。
“诵读中华经典,为我华夏儿女代代传承的中华文化点赞!”“艺术家们一张口,气势磅礴,令人振奋!”本季全国启动仪式通过直播、短视频等形式传播,精彩纷呈的节目引起网友的点赞和热议。

#中华经典诵读大会#登上微博热搜榜
其中,微博上开启#让经典诵读成为澎湃的时代风尚##一句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泪目了##太乙真人演绎蜀道难依然魔性#等多个话题,话题总阅读量超5000万,#中华经典诵读大会#登上微博热搜榜。在快手,话题#中华经典诵读大会启动仪式登上热点榜,引网友热情点评赞。

“中华经典诵读大会”(第三季)正式启动
启动仪式环节,推杆落定,卷轴舒展,第三季活动全国报名通道应声开启,标志着这场以“零门槛、全免费”为底色的文化盛事再度启航,等待全国诵读爱好者共赴经典之约。
经典诵读如何弦歌不辍、人文日新?期待更多诗意声音穿越时光洪流,汇成第三季故事里动人的新篇章,在这样的薪火相传中,奏响古今合鸣的文化乐章。
监制:张继航
采制:姜丽丽 李瑶 倪璐怡(实习) 郭天宇(实习)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