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工作推进会在广州召开
4月10日-11日,2025年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工作推进会在广州召开。作为全国重要的海陆空枢纽和开放门户,广州于2022年入选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城市,以通达五洲的航线、辐射内陆的通道、链接全球的供应链,肩负着服务“双循环”的战略使命。据悉,会议期间,300多位业内人士将深入调研广州现代综合运输体系的“超级新星”、广州东部公铁联运枢纽。
用好物流降本增效的关键招
过去一年,广东地区生产总值迈上14万亿元新台阶、连续36年稳居全国首位。这离不开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提高经济运行效率,更好服务实体经济的关键一招。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研究室主任周志成表示,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不仅是降低运输仓储价格,而是从全社会、从产业链供应链角度降低全要素全流程成本。
广州以千年商都的开放基因连通世界,白云国际机场、南沙港两大世界级枢纽辐射五大洲航线,东部公铁联运枢纽以中欧班列串联欧亚大陆,这三大枢纽已全部入选国家物流枢纽名单,广州枢纽能级稳居全球第一方阵。记者了解到,接下来,为了进一步破除物流行业发展瓶颈,广州将以《广州市进一步支持现代物流与供应链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广州市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文件为行动指南,改革创新直击行业难点痛点。

广州现代综合运输体系新星因何闪耀?
大会期间,151个国家物流枢纽建设运营主体单位、100个示范物流园区负责人将到广州东部公铁联运枢纽调研参观。它究竟有何魅力?谈起这个话题,必须要翻开地图来看。
广州东部公铁联运枢纽位于广深科技创新走廊交汇处,半径30公里内快速通达广州经济开发区、增城经济开发区、中新知识城、松山湖高新技术开发区,全面服务粤港澳大湾区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半导体、集成电路、新型显示、生物医药、跨境电商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据介绍,枢纽内部19条道路纵横交错,10分钟可以快速触达高速路网;周边6条高速环绕,20分钟抵达广州白云国际机场、30分钟抵达广州珠江新城,40分钟抵达广州各区、50分钟抵达佛山、60分钟抵达东莞、清远,90分钟抵达深圳、惠州,精准覆盖珠三角城市高端消费群。
同时,为了支持枢纽的建设,广州创新性地使用金融工具,通过划拨供地与政策性金融工具的支持,使东部枢纽获得国家政策性金融工具资金44.7亿元、补链强链奖补资金4.2亿元,为其建设提供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钢铁丝路串联经济动脉
广州东部公铁联运枢纽总规划面积958公顷,一期工程于2021年启动,总用地面积467.88公顷,总投资447.68亿元,主要建设内容包括交通集疏运系统、作业区等设施,以增城西站为核心形成配套完善的五大功能片区。各功能片区又以公铁联运为核心,通过内部集疏运道路紧密连接,实现区域间协同配合,资源高效配置,并吸引周边产业聚集,推动枢纽能级持续提升。
增城西站内嵌于东部枢纽,无缝衔接广石铁路,东西横贯联通京九铁路、京广铁路两大南北交通大动脉,铁路路网联通全国、通达欧亚。通过“公铁海空”多式联运,东部枢纽实现空港枢纽、海港枢纽、陆港枢纽高效联动,形成覆盖粤港澳、链接全球的“半日达”运输圈。据悉,广州东部公铁联运枢纽2024年开行国际班列466列次,通达16个国家33座城市,班线分布欧洲、俄罗斯、中亚、东南亚,是广东最大的国际班列平台。
“枢纽的仓储、干线运输、支线运输、物流配送条件无与伦比,仓干配支一体化运作加速成形。目前我们正深入开展枢纽能级提升工程,计划通过数字化、智能化改造仓储、检查、装箱,装车、转运等作业环节,实施国内国际班列多式联运流程再造,为企业提供安全、经济、快捷的门到门物流服务。”广州交投集团枢纽项目负责人说。
“超级大冰箱”守护湾区菜篮子
从国际班列集散地出发,开车不到十分钟,就到达了冷链一区。现场4栋高层冷库已经封顶,工人们正紧锣密鼓地装修。
值得一提的是,即使空调等制冷设备还未完全进场,体感也依然十分清凉。可以想见,未来这四栋“超级大冰箱”将为中外“吃货”带来前所未有的生鲜盛宴。
据悉,冷链一区总建筑面积23.87万㎡,库内总面积20万㎡。冷链仓为全温区设置,满足不同类型冷冻货物需求:高温冷藏区温度设置为0℃-5℃,用于冷藏蔬果、药品;-18℃到-23℃的低温冷冻区用于存放雪糕、冻肉;还有-65℃的超低温区,可以存放有特殊要求的三文鱼。
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东部枢纽在建项目是片区一跨境电商一期干仓和片区三冷链一区。冷链一区将在今年10月底建成。库容60万平方米的电商转运中心将在年底建成投入使用;集疏运道路网将于今年全部完成,B型保税区前期工作抓紧推进。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卢梦谦 通讯员:张娅凡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廖雪明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赵小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