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常识 >

甘肃省玉门市简介 ——很多人的诗和远方

时间:


玉门位于河西走廊西部,是丝绸之路的一个咽喉重地。享有“中国石油工业摇篮”,“风电产业富地”,“古丝绸之路重镇”,“啤酒原料之都”的美誉。

《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之涣

玉门市是由甘肃省酒泉市管辖的一个县级市,位于甘肃省西北部,是丝绸之路上一颗璀璨明珠。东临全国优秀旅游城市嘉峪关,航天城酒泉,西通国际旅游名城敦煌,通中原接新疆,为枢纽之地、连青海贯西藏。自古以来是中原王朝连接蒙古、中亚、欧洲的重要通道,素有“塞垣咽喉,表里藩维”之称。


关山月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成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李白

玉门关,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北90公里处,俗称小方盘城。始置于汉武帝开通西域道路、设置河西四郡之时,因西域时取道于此输入玉石而得名。为都尉治所,是汉代时期重要的军事关隘和丝路交通要道。

《玉门关》抹平沙浩无边,山远天高北风塞。而今不闻胡笳动,唯留空城大漠间。——刘兴义

千百年来,玉门关已经成为一个历史符号,一个美学符号,一个怀古符号。昔日金戈铁马,狼烟烽火。也有大片绿洲、良田、灌渠,车水马龙、驼铃叮咚不绝的丝绸繁华商道。但已经距离玉门太远。那一望无垠的戈壁滩,虽阻隔了秀丽山水的模样,却也引得了春风几度——它所拥有的,不仅仅是历史封底下的尘埃。

老将行 少年十五二十时,步行夺得胡马骑。射杀中山白额虎,肯数邺下黄须儿!一身转战三千里,一剑曾当百万师。汉兵奋迅如霹雳,虏骑崩腾畏蒺藜。卫青不败由天幸,李广无功缘数奇。自从弃置便衰朽,世事蹉跎成白首。昔时飞箭无全目,今日垂杨生左肘。路旁时卖故侯瓜,门前学种先生柳。苍茫古木连穷巷,寥落寒山对虚牖。誓令疏勒出飞泉,不似颍川空使酒。贺兰山下阵如云,羽檄交驰日夕闻。节使三河募年少,诏书五道出将军。试拂铁衣如雪色,聊持宝剑动星文。愿得燕弓射大将,耻令越甲鸣吾军。莫嫌旧日云中守,犹堪一战取功勋 。——唐 · 王维

史书没有记载范羌率这两千勇士翻越天山的艰难,只记载他们在疏勒城胜利会师的一幕,“开门,共相持涕泣”,这帮经历了炼狱般的战争的幸存者,九死一生,堪称铁打的汉子,此刻也不禁流下英雄泪来。

回家!回家!

疏勒城的守军,能够踏上回家路的,只有区区26人了。

回家的路同样充满杀机,有满怀仇恨的追兵,有大雪肆虐的天险,他们且战且退,不断有人倒下,三月,他们进了玉门关,安全了,26人,只剩下了13人,“衣屦穿决,形容枯槁”。

但他们是伟大的胜利者。

在今天,回顾这次汉军的守城与救援,不由感叹当年汉朝军队的强悍。

数万匈奴铁骑,加上西域叛军,也未能将这几百人击败。

这并非史书的夸大,无论是组织制度、将帅能力,还是武器装备、士兵素质,汉军堪称当时世界上战斗力最强的部队。

史载,当时驻守玉门关的中郎将邓众,见到这13名勇士归来,感动不已,亲自为他们沐浴更衣,并给皇帝上疏为13勇士请功:

“恭以单兵守孤城,当匈奴数万之众,连月逾年,心力困尽,凿山为井,煮弩为粮,出于万死,无一生之望。前后杀伤丑虏数百千计,卒全忠勇,不为大汉耻,恭之节义,古今未有。宜蒙显爵,以厉将帅。”

陇头水路出金河道,山连玉塞门。 旌旗云里渡,杨柳曲中宣。喋血多壮担,裹革无怯魂。严霜敛曙色,大明辞朝嗷。尘销营卒垒,沙静都尉垣。雾卷白山出,风吹黄叶翻。将军献凯入,万里绝河源。 ——员半千

祁连山马上望祁连,连峰高插天;西走接嘉峪,凝素无青烟⑩对峰拱合黎,遥海瞰居延2。四时积雪明,六月飞霜寒。所喜炎阳会,雪消灌甫田。可以代雨泽;可以资流泉。三箭将军射,声名天壤传。 谁是挂弓者?千年能比肩 ——陈棐

《玉门咏》清泉上塑火烧沟,汉隶赤金延寿畴。老君庙前钻探疾,石脂水畔炼塔遒。子乾数井济民难,铁人三抖破帝筹。雪岭油城名海宇,精英创业遍神州。 —— 黄建明

火烧沟遗址——这个重要的原始社会遗址被发现。 同一年甘肃省文物考古队对其进行了大规模发掘,在遗址中心边缘发掘古墓葬312座,出土了大量珍贵的陶器、铜器、石器、玉器、骨器和部分金银器。因其遗址内有红土山沟,土色红似火烧,被考古界称为"火烧沟文化"。

图|漠之影

《望玉门》旧传杨柳栽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今日油城繁盛地,不须衰怨曲中论。—— 陈祥耀

玉门是一座有着两千多年的历史的城市,因油而兴,经历了七十八年工业文明熏陶,又用十四年时间在戈壁滩头崛起的新城。

玉门也是一座有文化的城市,记载着铁人精神的工业文化,记载着屯垦戍边的农耕文化,记载着东西方交流历史的边塞文化乃至更久远的火烧沟文化。

《玉门新建石油城》玉门新建石油城,全国示范作典型。六万人民齐跃进,力争上游比光荣。——朱德

1953年,玉门油矿被列入国家“一五”计划156个重点建设项目之一。技工、学生、机械设备纷至沓来,数万人将自己的青春芳华奉献给了新中国第一座石油基地的建设。


“铁人”诗 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石油工人力量大,天大困难也不怕。——王进喜

当新中国迎着高天滚滚的寒流,战胜重重困难走向初步繁荣富强时,涌现出了有“铁人”之称的英模王进喜。

他是中国工人阶级骨气和志气的象征。虽然他已去世许多年,但“铁人”精神却深深根植于人们心中。

《油城玉门行》

巍巍祁连见雪峰,云雾山中有玉门。

雪原茫茫连大漠,石油滚滚出老君。

才闻旷野钻机响,又听青西捷报声。

莫道冰雪封冬日,春意浓浓石油城。

——李天银

祁连山的雪水滋润着玉门油矿一带地方,这里有着许多绿洲,自古以就

适宜于人类的居住和生产活动。油矿附近的赤金堡、火烧沟、玉门镇等村镇都很古老,著名的丝绸之路也从这一带经过,

1975年,玉门市清泉乡在这里兴建学校时 ,发现了一个古代墓葬群。这是一个距今4千年左右的墓葬群,这就证明了玉门一带早有人类活动了。从西汉起,在这一带设置了玉门县,以后历代都设置了县、卫。

《硫勒河》在干涸的戈壁沙原你川流不息荡漾银波;有了你的哺育,苦成的土地奉献丰硕的稻麦瓜果;有了你的邀请,丝绸之路响起丰收的歌。清清疏勒河啊,你宽广热烈的胸怀,为千乡万村增添了绚丽春色你奔腾跳荡的心血,为阳关带来无尽的喜悦。 清清疏勒河啊,你在历史长河中永远进击,朵朵浪花如金似火;高昂激越的音符,响彻满天彩云万里山河! ——汉尚烈

它反其道而行之,被称为世界四大文明的交汇点——疏勒河,疏勒河以千古不变的方式平静地流淌着,以博大的胸怀和无私的精神,滋养着它周围的土地。

在中国的版图上,几乎所有的大江大河都是自西向东,奔向大海。但在中国西部的敦煌,有一条大河却反其道而行之,与众不同向西流淌,它就是孕育了辉煌灿烂的敦煌文化,催生了伟大的丝绸之路的河西走廊内陆河——疏勒河

《赤峡湖光 》赤峡湖光名玉门,方临峭壁有新村。桃园是处今无梦,美景天然亦失魂。碧雪清溪流岁韵,黄沙碣石刻年轮。云霞夕映飞鸿晚,近塞羊脂月叩阍。—— 黄建民

赤金峡水利风景区依山傍水,景色独特秀丽,气候宜人,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景区内空气清新、水面宽广、花草茂盛,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在此相互照应,相互依托。


《玉门行》西山日暮油城明,杨柳轻扬把客迎。城迁新址发展劲,春风又助玉门行。—— 刘学证

新玉门市仅仅用了短短13年的时间,就从一片戈壁荒漠发展成一个具有崭新面孔的新城。这里街道干净、漂亮、绿化率高,就像是戈壁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完全看不出衰落的迹象。

玉门的发展和新城区一样呈现着新的生机。风能、旅游……发展变得更加多元化。现在的玉门早已不再是当年那个仅仅依赖地下资源的城市。随着时间的推移,石油城的烙印也将慢慢的褪去。

《玉门歌》武帝挥军撼云天,茫茫戈壁不见天,多少勇土遗白骨,玉门阳关情相连。谁叹春风不度关,孤城遥对万仞山。千古流芳丝绸路,如今驾虹欧亚间。 孤城左右楼万层, 春风喜度玉门关。 —— 翟泰丰

“玉门”因玉而设关,因关而设县,玉门关与玉、与玉门又有着直接的联系,玉门自古以来就是中原地区通往西域至中亚、欧洲的重要门户和咽喉,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进程中,

中西方文化与文明在这里交融演进,推陈出新,创造并保存了一批具有代表性地域特色文化的历史遗存。

雄壮的汉长城矗立千年,古老的丝绸之路蜿蜒西进,新世纪的风电之都,已经矗立在广袤的黑戈壁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