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常识 >

银狐洞风景区介绍(探秘银狐洞)

时间:

五一小长假已进入尾声,我想有的人不是在值班,就是在堵车的路上。而我也有幸加入了堵车的一员,不过我比较幸运,路程较短,30号中午就到达了心心念念的北京银狐洞,一起来探秘神奇的地下洞穴。

银狐洞位于北京房山区佛子庄乡下英水村,距市区60公里。是中国华北地区唯一开放的水旱洞为一体的自然风景溶洞。银狐洞发育在4亿多年前奥陶纪石灰岩中,洞穴空间形成在几百万年之内。洞口海拔高度207米,相对高度10米,被称为"华北的地下迷宫"。最大厅堂长50米,宽30米,高80米;洞体最宽处35米,最窄处不足1米,平均宽度9米,平均高度7米。洞底面积大于30000平方米,容积20万立方米。开辟游览线路总长5000米,水道1000米,旱道4000米。

当天真的很给力,清风拂面,湛蓝的天空,洁白的云朵在山顶飘荡。顿时让人心情舒畅,堵车的烦恼一扫而空。

11:30,我们进入了向往已久的地下洞穴,穿过长长的地下通道,到达了地下空间,眼前的景象顿时让人叹为观止,大自然的神奇、神秘,立即展现在眼前。葡萄沟、比萨斜塔、十八罗汉、主席坐像等等,栩栩如生的展现在眼前。洞内不仅有一般溶洞常见的石钟乳、石笋、石柱、石旗、石盾、石幔等碳酸钙化合沉积物,还有大量的石菊花、石珍珠、石葡萄、鹅管和晶莹剔透的方解石。由针状、丝状、团状钙化胶结物组合而成的"银狐", 造型奇特,晶莹洁白,美轮美奂,世所罕见


再欣赏美轮美奂的钟乳石后,又体验了一下地下暗河泛舟,水面清澈见底。在灯光的照射下泛着波光。欣赏了种种神奇的景观之后,来到了镇洞之宝——“银狐”,体长2米,通身布满毛绒状银刺,晶莹洁白,顶部形成一条粗大的银狐尾巴,形象极为逼真,"银狐洞"也是由此得名。银狐为世界首次发现,被誉为自然奇观,中华国宝。

至于“银狐”的成因,至今未有明确的说法:以北京市地矿局董新菊为首的一部分工程师认为,"银狐"是由于雾喷而后凝聚形成的。以国际洞穴联合会副秘书长张寿越为首的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一部分专家教授们则认为,丝绒般的毛状晶体是含有这种物质的水,从内部通过毛细现象渗透到外部而形成的。也就是说,前者持外部成因论,后者持内部成因论,究竟孰是孰非,亦或二者都不是,而属第三种成因,目前还没人能说得清。

银狐洞,一个真正的谜!

银狐洞可以用磁场强作为一种解释,我国洞穴内所有构造与溶蚀物等方面的"神秘大观",不能都用磁场强来作解释吧!还是一句话:神秘!没谁能够完全说得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