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常识 >

七彩辣椒的主要病虫害有哪些?准确识别是关键,对症用药很关键

时间:


一、彩色辣椒病毒病

在彩色辣椒生产过程中,最容易遇到的就是病毒病,处理不当,会严重影响到彩色辣椒的产量和品质。尤其是春茬保护地种植发病严重,露地和保护地种植发病都相当严重。

彩色辣椒病毒病田间识别症状:

彩色辣椒病毒病常出现花叶、黄化、坏死和畸形等多种症状。花叶型病叶初期表现为叶片叶脉轻微褪绿,有的叶片出现浓绿淡绿相间的斑驳,严重时叶面皱缩畸形或形成线形叶,植株严重矮化,果实变小甚至不结果。黄化病叶表现为叶片明显变黄,严重时造成大量落叶。坏死,叶片表面形成褐色到黑色圆形坏死斑,表现为条斑、顶枯、坏死斑驳及环斑等。畸形,植株变形,矮化,叶片呈蕨叶,小叶状或多分枝,呈丛枝状。有时候多种症状复合型出在病株上,造成彩色辣椒枯萎死亡。

彩色辣椒病毒病综合防治措施:

彩色辣椒病毒病由多种病毒侵染引起,传播途径因毒源种类不同可分为虫串和接触传染两大类。田间的发病与蚜虫的发生有着密切关系,特别是遇到高温干旱的天气,不仅会促进蚜虫传播病毒病,还会降低彩色辣椒的抗病能力。另外,定植不适时、连作、低洼积水、缺肥等问题,都容易引起田间爆发病毒病。

1、农业综合防治:首先,引进或选用抗病或耐病的彩色辣椒品种,种子用10%磷酸三纳浸泡20-30min后,冲洗干净催芽播种,在分苗、定前或花期分别喷酒0.1%~0.2%硫酸锌。再者,适时播种,培育壮苗。在秋苗株型矮壮,第一分杈具花蕾时定,采用配方施肥技术,施足有机活性肥、BB蔬菜专用肥或腐熟的有机肥。勤浇水,尤其是采收期。

采用防网防治住病毒病到传播蚜虫很重要,可有效减轻在彩色辣椒生产过程中病毒病的发生。在夏季保护地种植过程中,应采用遮阳网覆盖,露地种植与高秆遮阳作物间作,改善田间小气候,可有效减轻田间发生病毒病。

2、药剂防治:苗期可喷洒20%病毒A可湿性粉剂500倍液、1.5%植病灵乳剂1000倍液、NS-83增抗剂100倍液,或1%抗毒剂1号水剂200~300倍液,每隔10天左右1次,连续喷施3-4次。

二、彩色辣椒疫病

彩色辣椒疫病死秧,是造成彩色辣椒毁灭性损失的主要原因之一。种植地区都有发生,轻病棚发病率20%~30%,重病棚发病率常达50%以上,甚至造成整棚植株环死,损失极其严重。

彩色辣椒病毒病田间识别症状:

此病在彩色辣椒各生育期均有可能发生,因其主要在棚室内种植,经济损失相对严重。发病特征主要表现为死苗或死秧,沿根茎或茎基部向上变褐坏死并迅速扩展。病苗根茎部明显缩,成株茎基部呈黑褐色,随病害发展病株萎蕊死亡,在一定条件下,成片植株急速调萎死亡。

彩色辣椒病毒病综合防治措施:

彩色辣椒疫病死秋主要由一种低等真菌侵染引起,多在春、秋温暖季节发生,茄果类蔬菜连茬种植的棚室易发病。保护地栽培在浇水后容易发病,重茬棚室病害严重。如果上壤中有病菌存在,土壤相对湿度在95%以上持续4~6h病菌就会传染,2~3天后出现病株,控制不好,短期内则迅速扩散到全棚。通常土壤较黏重、积水的棚室或定植过密、通风透光不良时,发病会更加严重。

1、农业综合防治措施:首先收获后及时彻底清除植株残体,耕翻土壤,最好与葱、蒜或冷凉蔬菜轮作。加强彩色辣椒生长期田间管理,根据彩色辣椒的生理需要隔离浇水施肥。提倡采用滴灌过膜下暗灌技术,禁止大水漫灌。浇水后加大通风,防止棚室内空气和土壤湿度过大。发现病株及时清除干净,尤其要注意浇水管控。

有条件的可采用日光能高温灭除土壤病菌,即在春夏之交天气晴好空在时期,深翻土壤,精细整地后均匀撒施2~3cm长碎稻草和生石灰各300~500kg/亩后全面耕翻,使稻草和石灰均匀分布于耕作层,浇水使土壤湿透后铺膜,四周压实,再闭棚升温,高温闷棚15-30天,使土壤耕作层持续高温将病虫杂菌杀灭,处理后注意增施生物有机肥并防止再污染。

也可以用药剂处理土壤病菌,预防彩色辣椒疫病,可选用硫酸铜3~5kg/亩拌适量细土,其中1/3药土均匀撒施在定植沟或定植六内,另2/3药土在定植后覆盖在植株根周围地面,避免药土直接接触根系。也可用70%土菌消可湿性粉剂1~2k/亩,或72%锰锌.霜脲可湿性粉剂1~3kg拌药土处理土壤。

2、药剂防治措施:可选用72.2%普力克水剂、72%锰锌·霜脲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69%安克锰锌可湿性粉剂1000~1200倍液、70%土菌消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98%恶霉灵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灌根,视病情每10~15天一次,浇灌药液150~250ml/株。

三、彩色辣椒灰霉病

彩色辣椒灰霉病田间识别症状:

彩色辣椒灰霉病病菌发育的适温为23℃,最高31℃,最低2℃。病菌对湿度要求很高,一般12月至次年5月连续湿度90%以上的多湿状态易发病。大棚持续较高相对湿度是造成灰霉病发生和蔓延的主要因素,尤其是春季连续阴雨天多的年份。此外,植株密度过大,生长旺盛,管理不当也会加快病菌扩展。光照充足对该病扩展有很好的抑制作用。

彩色辣椒的幼苗、叶、茎、枝花器均可感染灰霉病。幼苗染病,子叶先端变黄,后扩展到幼茎,致茎缢缩变细,由病部折断而枯死。叶片染病,病部腐烂,或长出灰色霉状物,严重时上部叶片全部烂掉、仅余下半截茎。成株染病,茎上初生水渍状不规则斑,后变成灰白色或褐色,病斑绕茎一周,其上端枝叶萎焉枯死,病部表面生灰白色霉状物。枝条染病亦呈褐色或灰白色,具灰霉,病枝向下蔓延至分权处。花器染病,花瓣呈褐色,水渍状,上面密生灰色霉层。

1、农业综合防治措施:

彩色辣椒灰霉病防治上以“预防为主,治疗为辅”,创造不利于辣椒灰霉病发生而利于彩色辣椒生长的环境条件,设法采用多种防治措施,综合控制病害的发生与危害。

因为彩色辣椒灰霉病爆发与空气潮湿有直接关系,因此种植密度不宜过大,以3000-3100株/亩为好,通透性良好的田能适当抑制该病扩展。在保护地彩椒种植要加强通风管理,上午尽量保持较高的温度,使棚顶露水雾化;下午适当延长通风时间,加大通风量,以降低棚内湿度;夜间要适当提高棚温,减少或避免叶面结露,可有效防控这种病害到发生。

发病初期一定要适当控制浇水,严防浇水过量,正常灌改在上午进行,以降低夜间棚内湿度或结露。

发病后,及时摘除病果、病叶和侧枝,装入袋中集中烧毁或深埋。棚室可选用10%腐霉利或烟雾剂熏烟,每次250~300g/亩,隔7天1次,连续或交替熏烟2-3次,也可喷酒5%百菌清粉尘剂或6.5%甲硫·霉威粉尘剂,每次1kg/亩,隔9天1次,连续或交替防治3~4次。

2、药剂防治措施:发病后可选用以下药剂喷洒,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40%施佳乐悬浮剂1200倍液、50%灭霉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25%咪鲜胺乳油1000倍液、30%百霉威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40%多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兑好的药液50L/亩,隔7~10天1次,防治2~3次。对上述杀菌剂产生抗药性的地区,可选用25%菌思奇乳油进行防治,用药量为13.34-26.67g亩。

四、彩色辣椒桃蚜

桃蚜,别名腻虫、烟蚜、桃赤蚜、菜蚜、油汉,是甜椒栽培的主要害虫,又是多种植物病毒的主要传播媒介。

桃蚜的成虫、若虫在植物上刺吸汁液为害,造成叶片卷曲变形,且桃蚜能传播多种病毒病,造成的危害远远大于蚜害本身,所以,防控彩色辣椒桃蚜很关键。

1、综合防控措施:保护地内可悬挂黏虫黄板,风口安装防虫网以阻拦蚜虫进人。发生初期可喷洒10%毗虫啉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20%康福多水溶剂2500倍液防治。

2、药剂防治措施:由于蚜虫繁殖快,蔓延迅速,且多在心叶及叶背皱缩处,药剂很难全面喷到。所以喷药时要周到细致之外,在用药上应尽量选择兼有触杀、内吸、熏蒸三重作用的农药,如国产50%的高渗抗蚜威或英国的辟蚜雾50%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选择性强,仅对蚜虫有效,对天敌昆虫及桑蚕、蜜蜂等益虫无害,有助于保持田间的生态平衡。还可选用3%啶虫脒乳油1000~1250倍液、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10%氯氰菊酯乳油2500-3000倍液。

五、彩色辣椒烟青虫

烟青虫俗名青虫,又名烟草夜蛾,属鳞翅目夜蛾科。以幼虫蛀食花、果危害,为蛀果类害虫。危害辣(甜)椒时,整个幼虫钻入果内,啃食果皮、胎座,并在果内缀丝,排留大量粪便,使果实不能食用。果实被蛀引起腐烂而大量落果是造成减产的主要原因。

物理防治可利用黑光灯诱杀成虫。

药剂防治措施:由于烟青虫属钻蛀性害虫,所以必须抓住卵期及低龄幼虫期(尚未蛀入果实中)施药,最好使用杀虫兼杀卵辣椒高产栽培的药剂。要抓住卵孵化盛期至2龄盛期,即幼虫未蛙人果内之前施药。提倡喷洒1.8%阿维菌素乳油、15%安打悬浮剂4000~5000倍液,或2.5%氯氟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注意交替用药。每隔6~7天喷1次,连喷2~3次。在辣椒第一次采收前10天停止使用化学农药,确保蔬菜的食用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