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地搬迁有哪些政策
异地搬迁政策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搬迁对象和条件
搬迁对象:主要针对居住在生态环境脆弱、限制或禁止开发地区,生存环境差、不具备基本发展条件的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此外,无房户、计划生育受处罚户等也可以享受异地搬迁政策。
搬迁条件:
居住在上述地区的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户。
农户自愿申请,并通过一系列申请和审批程序。
实行“一户一宅”安置,安置方式可以是分散安置或集中安置。
安置方式和住房条件
安置方式:包括分散安置(如向县城、建制镇集聚,或购买商品房、二手房)和集中安置(如县级安置小区)。
住房条件:在迁入地需要有合法固定住所,如房产证或土地使用证等能证明有合法住所的证件。
补偿政策
农村房屋补偿:搬迁对象可以领到农村房屋的补偿。
宅基地补偿:搬迁对象还可以领取宅基地的补偿,实行双向补偿制度。
国家补助标准:
集中安置统一建房的,贫困户人均补助2.5万元,分散安置的,贫困户人均补助2万元。
集中安置统一建房的,对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均建房补助2.5万元,配套基础设施人均补助0.75万元,配套公共服务设施人均补助0.63万元,每户按2.8人计算,户均补助10.87万元。
旧宅基地腾退奖励性补助:对易地扶贫搬迁户,旧宅基地腾退复垦人均奖励性补助1万元。
其他相关政策
五保特困异地搬迁房:主要针对五保户,到60岁以后由民政部门安排到敬老院居住,面积大概为20-25平方,个人不出钱,只有居住权,无产权,无房产证。
交钥匙工程的异地搬迁房:主要针对低保户及家庭特别困难的,人均不超过25平方,个人不出钱,只有居住权,无产权,无房产证。
宅基地权益:搬迁后的宅基地权益可以继承,私人财产可以继承。
实施时间和范围
实施时间:全国各地的异地扶贫搬迁工程预计将在两年内全面完成。
实施范围:涉及22个省级行政区共计1400多个县市区,包括甘肃、陕西、云贵川等地。
这些政策旨在帮助贫困地区的农户改善居住条件,提高生活质量,并通过异地搬迁实现脱贫致富。具体的实施细节和补助标准可能会因地区和具体情况有所不同,建议咨询当地相关部门获取更详细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