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常识 >

一曝十寒典故简介(成语故事一曝十寒)

时间:


由来:战国时期的儒家代表人物——孟子所著的《孟子·告子上》:无或乎王之不智也。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吾见亦罕矣,吾退而寒之者至矣,吾如有萌焉何战?

后人将“一日暴之,十日寒之”简化为成语“一暴十寒”,后演变为“一曝十寒”。

典故:战国时期,战乱纷纷,但也是这样的时代涌现出了很多学说,不同的学派、思想之间争奇斗艳、百花齐放,是思想和文化最为辉煌和灿烂的时代。最为代表的流派——儒家的孔子、孟子、荀子,道家的老子、庄子、列子;墨家的墨子;法家的韩非、李斯;兵家的孙武、孙膑等等。

当时的文人、学者都会周游列国来演说自己的思想,他们不仅学问高深、知识丰富,还尤其喜欢用形象生动的比喻来规劝当权者来凸显自己的博学。这个故事就是儒家孟子的故事。孟子他非常擅长用比喻的方式来发表言论,在孟子所著的《孟子·告子上》中有这样的记载。


当时的孟子与其他人辩论的时候谈论到了齐国的大王,这个齐王很是昏庸无能,做事总是频频放弃没有长性,轻信奸佞小人的谗言。

孟子对此很是不满,于是便毫不客气谈论道:“齐王这样不明智的行为也没有什么不能理解的。即使天下间有一种最容易存活的生物,但是先将它放在太阳下晒一天,再将它冰冻十天,也没有能够生存下来的可能。我面见齐王的机会非常少,即使我能给他带来好的思想和帮助,可是等我离开了之后,那些想要进谗言的邪佞之人就来影响大王了,这样的情况下,我又能有什么好的方法呢?"

紧接着,孟子举了一个生动的例子:“就像是下棋这项技艺,它算是一项小技艺,但是如果你不专心致志的学习,认真的研究技艺,也同样得不到精进。鲁国有一个叫弈秋的人,他是整个国家最擅长下围棋的人。让弈秋教导两个人下围棋,其中一个人专心致志的学习,处处都听弈秋的话。另一个人虽然也听了话,但是总是一心想着天鹅要飞过来,想要取来弓箭准备射天鹅,虽然他与另一个学生一同学习,但是却又仿佛什么都没有学,根本比不上另一个学生。这是因为他智慧不如另一个学生吗?当然不是这样。”

寓意: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很简单的道理,世上没有捷径可走,没有一劳永逸的事。无论做何事都要专心致志、持之以恒,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都是通过不断的坚持和努力得来的。人生的道路上,有很多安逸的岔路口在迷惑我们,稍有不慎就会迷失在安逸中。并非说安逸的生活不好,而是说在努力、辛苦的坚持下换来的回报会更好。